在成长的道路上, 我追逐着无边的梦想。 是你, 承载着我飞扬的壮志。
有什么样的土壤, 就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我愿把这里当作我的土地,
种下希望的种子, 深深地扎根, 抽出早春的新绿。
在收获的季节里, 结出丰硕的果实。 然后将我的枝叶化作春泥, 继续守护着你。 2021年10月21日,中韩子女教育协会迎来了成立三周年纪念日。在疫情持续发酵的2021,中韩子女教育协会逆风而上,组织500多个在韩华人家庭子女参与了一系列与中国语言、文化有关的课程及活动。 关于协会扬帆起航,自强不息
这一年,先从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大事说起。 这一年中,最有纪念意义的莫过于“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中国文化教室”正式更名为“韩国小星星中文学校”了。2021年9月11日是中韩子女教育协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下午4点15分,在协会小朋友们朗朗的祝福声中,“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中国文化教室”正式更名为“韩国小星星中文学校”。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老师们一直秉持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态度。2020-2021年度,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教师们积极参加了“名师讲堂”的远程培训。教师们按教学需求及兴趣选修了各类课程,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培训,获得了基金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非遗传承课堂无形遗产,有形传承
从2020年8月开始,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积极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接洽,几乎是以每月一期的频率,为韩国的华人子女打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中韩子女教育协会共组织了10次非遗体验课程。
尽日风头放纸鸢 一行飞上碧云端 2020年12月13日,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小朋友们,参与了第五次非遗传承课堂——制作北京扎燕风筝。扎燕风筝是北京风筝流派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物是费保龄先生。本节课邀请的主讲人,便是师从费保龄先生学习扎燕风筝技艺的杨利平先生,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风筝制作技艺东城区代表传承人。
瓷盘上的内画 2021年2月28日,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孩子们迎来了开年后第一节非遗课——瓷盘上的内画。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工艺,它起源于画鼻烟壶。主讲老师谢珊珊,是北京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优秀巧娘,也是中国内画鼻烟壶国家级第四代传承人。
轻罗小扇扑流萤,寂寞梧桐风雨声 2021年3月28日,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小朋友们继续跟随非遗传承人谢珊珊女士,在云端,学习了绘制团扇。课程结束,小朋友们都获得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工艺品。
快来绘制你的大闹天宫孙悟空脸谱吧! 2021年4月18日下午,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与汉阳大学孔院联合推出了四月非遗体验公益课——画孙悟空脸谱。中国内画鼻烟壶国家级第四代传承人,北京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优秀巧娘谢珊珊女士为约150名中韩小朋友及大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走近非遗课堂之中国结编织 2021年5月23日下午三点,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与汉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非遗文化体验课堂——中国结编织,于zoom线上如约进行,中韩学生近百人参加。
快乐熊猫,寓教于乐 2021年7月11日下午三点,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与汉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非遗文化体验课堂——在布包上画国宝大熊猫,通过zoom在线举行,近200名中韩小朋友参与了此次体验课。本次非遗体验课的主讲人是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巧娘手工艺发展促进会会员理事、津门掐丝粉彩艺术第四代传人、老北京毛猴第五代传人、烙画艺术第四代传人林凤梅女士。
开是玲珑丹青,聚是怀袖雅物 2021年8月15日,近100名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学员们,参与了非遗体验课堂——彩绘折扇梅兰竹菊。汉阳大学孔子学院则赞助了体验课所需的折叠纸扇和颜料,主讲人仍是北京巧娘手工艺发展促进会的林凤梅女士。
似画非画 文明密码 2021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第14期“非遗体验直播课堂”准时开播。本次非遗体验课,依然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和汉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体验课的主题是“甲骨文拼图制作”,协会学员近150人参加,汉阳大学孔子学院赞助了体验课所需的非遗材料。本次体验课的主讲人,是北京巧娘促进会的于茜女士。
开是玲珑丹青,聚是怀袖雅物 2021年11月14日,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学员们,参与了非遗体验课堂——绘制青铜宝鼎。这是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组织的第15次非遗体验活动了,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和汉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接续上次甲骨文拼图制作的主题,不过这次的材料换成了青铜宝鼎。
穿越千年,土偶再现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非遗体验之兵马俑白坯涂色记 2021年的双十二,近70名小朋友参加了由韩国汉阳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巧娘手工艺发展促进会、中韩子女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兵马俑白坯涂色活动,这也是协会今年为大家安排的最后一次非遗体验活动。活动的主讲人依然是大家熟悉已久的北京巧娘促进会副会长于茜老师。
演讲比赛妙语连珠,才辩无双
这一年,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也尝试与海内外很多机构合作,承办了诸多大型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赛事,在此过程中,协会的小朋友们得到了锻炼
口才的机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新年伊始,央视网举办了“我与中国的邂逅”全球线上作品征集活动,让身处全球各地、相距千万里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们大显身手,云端分享自己与中国邂逅的精彩故事。在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积极组织下,许多中韩家庭的孩子们也踊跃参加了央视的这次全球作品征集活动,通过协会提交了20多份作品。其中两份作品在全球上百份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三等奖。
第二届《环球青少年演说大赛》报名以及2021第二届环球青少年演说大赛云发布会 2020年12月,中韩子女教育协会成为第二届全球青少年演说大赛独家授权的韩国地区协办单位,组织韩国地区的华人及非华人少年儿童参加了“第二届全球青少年演说大赛”。并取得了全员海选晋级的好成绩。
第四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火花思维杯) 韩国赛区承办并圆满落幕 2021年3月,中韩子女教育协会,成为第四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韩国赛区的承办单位。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是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发起举办的盛大华语赛事,旨在为热爱中华文化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搭建起专业、严谨的语言交流平台,让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诵读展现语言实力和精神风采,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语言及文化自信。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以“筑梦冬奥 相约北京”为主题的“友谊的桥梁文化的使者2021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面向海内外青少年征集短视频进行展播。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携手中韩子女教育协会、彩虹孔子课堂共同发起视频征集,邀请中韩两国13岁至16岁青少年秉承博爱团结的体育精神,用全球童声祝福冬奥。
冬·夏令营补天浴日,天府沃土
这一年的冬夏两个假期,中韩子女教育协会联合山西侨联、四川侨联成功举办了冬令营、夏令营。在分别为期两周的活动中,孩子们收获满满。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冬令营山西阳泉营闭营啦! 冬令营于2021年1月18日开营,分为《三字经》、《安全帅小队》、《成语名人故事》三个班,两个营,进行了为期15天的网上“集训”。营员们除了学习故事音频,还积极参与了阳泉市侨联安排的剪纸、沙画、面塑课程,不仅干货满满,而且趣味多多。
网上夏令营,食游大四川 传递爱心,温暖你我 7月16日至7月3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四川省侨联承办的2021“亲情中华”网上夏令营,食游大四川活动圆满收官。两周欢乐的学习时光令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的营员们难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令营即将闭营时,河南等省份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中韩子女教育协会发起了募捐倡议,所有捐款都通过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转给了国内受灾地区。
绘画比赛妙手丹青,栩栩如生
这一年,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组织、承办了多次绘画比赛,给协会的小朋友们展现想象力的舞台。孩子们用五彩缤纷的颜色描绘他们心中的世界,从绘画中感受无穷的乐趣。佳节又思亲,贺卡寄浓情 2021年2月,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组织了“春节贺卡设计大赛”。大赛共收到协会会员子女设计的50多幅作品。通过贺卡设计,在韩华裔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了春节的各种文化习俗,过了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牛年春节。
2021年4月,中韩子女教育协会组织会员小朋友们参加了“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本次比赛的主题是“新时代·新生活”,让少年儿童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描绘“新时代·新生活”中美好家园、和谐社会、魅力城市、美丽乡村、幸福生活,快乐童年;描绘新时代科技进步;对祖国繁荣富强进行创作展现。中韩子女教育协会提交的33份作品中一共有15份获奖,其中二等奖7个,三等奖8个。
“第二届海外华裔青少年绘画大赛”共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87所华校与华文教育机构选送的976幅作品参赛。各专业评审团队为少儿组、少年组、青少组三个组分别选出了10幅金奖作品、20幅银奖作品和30幅铜奖作品,以及总计257幅的优秀奖作品。中韩子女教育协会选送的作品获得银奖1个,铜奖2个,优秀奖6个。
一起向未来——2022北京冬奥会“我为冬奥送祝福”征集活动 祝福・祝贺!韩国华侨青少年儿童迎2022冬奥会绘画比赛圆满收官!
10月31日到11月20日,在冬奥会倒计时一百天之际,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携手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领侨处联合举办的“我为冬奥送祝福”韩国少年儿童迎2022北京冬奥绘画比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收作品89幅,最终评出少儿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18名;少年组:一等奖1名,优秀奖2名。
|